朋友阿朵的妈妈近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阿朵告诉我,妈妈深知自己是肺癌高危人群,因此每年都去进行一次全身体检,本以为这样就能逃脱癌症的魔爪,没想到仍然未能幸免。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是体检方式不对吗?其实身边像阿朵妈妈这样的故事,已不是个案。究竟什么才是肺癌筛查正确的打开方式?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共同聊一聊。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种,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年最新全球癌症大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万,肺癌新发病例为82万,呈独占鳌头之势。其中男性肺癌发病人数为54万,表明肺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已居首位。在女性群体中的,肺癌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肺癌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
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吸烟、二手烟暴露;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3.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暴露;
4.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5.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体检能查出早期肺癌吗?
目前我国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是晚期,这一比例约占肺癌全部人群的80%。
体检对于肺癌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早期肺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率得显著提高。但是常规体检有着很大的弊端,因为在常规体检项目中,胸部检查通常为胸部X光或胸部透视片。这两种检查手段虽然都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显示图像,但在临床上因为分辨率相对低、对于隐匿性较强,原发灶<0.5cm,普通的胸部X线很难检出;其次,病灶易被纵隔、心脏、肋骨等组织所遮盖,易造成漏诊;再者,胸部透视片辐射性较大,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辐射是肺癌筛查中常见的另一个危害。因此,常规体检筛查手段对于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断有很大局限性,我国指南也不推荐采取胸部X线检查进行肺癌筛查。
此外需强调的是,肺癌病程的发展迅速,就患者个体而言,从发病至转移可能仅需3~6个月的时间。因此对于阿朵妈妈进行一年一期的体检仍未能有效筛查,也不足为奇。
那么应如何有效的进行肺癌筛查?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有效筛查肺癌的方法是低剂量CT(LDCT),它可以筛查到直径<1cm的肺部结节或者发生在特殊部位的病变。同时,LDCT可较X线提前一年发现肿瘤的存在。与X线检查相比,LDCT可明显增加Ⅰ期肺癌检出率,降低肺癌相关的死亡率。
此外,肺癌的筛查手段还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肺癌筛查应在何种人群中进行?
我国指南推荐,建议在50~74岁的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对于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具体筛查流程如下:
肺癌高危人群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括曾经吸烟包年数≥30,但戒烟不足15年;
2.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4.有职业暴露史至少1年;
5.有FDR确诊肺癌。
注1: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注2:FDR指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1.合理的体育锻炼;
2.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
3.乐观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识别肺癌早期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早发现早治疗。
现在,您明白了吗?想获得的更多更新更好用的医学科普小知识,欢迎点赞收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