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辆真正意义的汽车诞生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随着汽车技术和性能的不断发展进步,汽车的内饰的设计、材料的运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升级。如果说造型是汽车的形象和外表,内饰则反映出了一辆车的性格和内涵。那么,汽车发展至今,内饰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新材料运用到了汽车上呢?
·真皮(Nappa)
在汽车发展的早期,工业水平较低,人工合成材料种类较为稀少,因而率先使用在汽车上多为天然材料,其中之一就是天然皮革。早期,头层小牛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Nappa真皮别广泛应用在车辆的座椅中。头层牛皮也被公认为最奢华高贵的装饰材料。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大量人造材料不断涌现,同时人们以食用为目的进行饲养小牛的数量也日益减少,导致在目前的低端车中,很少搭载价格高昂的头层牛皮材质,而是使用价格更低廉的人造革或织物来代替。
·实木
实木材质同样也是早期运用在汽车内饰的主要天然装饰材料之一。不过不同于Nappa真皮的应用,实木以其光亮的色泽、极具质感的纹路一直被运用于仪表面板、车门内饰板和方向盘配置等位置,搭配冰冷的钢铁车身有了更多的生命力和大气的风格。在常用的汽车木材中,胡桃木、黑鸡翅木、桃花心木等名贵木材因其稀少华贵,目前也常常搭载在高端车辆中。
·塑料、搪塑(PU、PVC、ABS、PP)
塑料材质是目前车辆上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了,几乎每一辆上都能找到塑料的身影。常见的塑料材质主要分为四大类:软质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丙烯(PP)。根据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热性能的不同,塑料也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汽车内饰常用的塑料大多是热塑性塑料。其中,常用于仪表板上的搪塑材料就是塑料的一种,又称作涂凝成型,其采用了PVC和ABS材质,再注入一些PU泡沫以增强回弹能力;车门内板多采用ABS或改性PP材料注塑成型;方向盘一般采用半硬质PU泡沫塑料制成,而方向盘包覆物多用PP、PU、PVC、ABS等树脂材料。
·金属(铬)
在汽车的内饰中,金属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大量的车型中都采用了镀铬装饰条和铬金属拉丝饰板来点缀车厢。起初,车内使用金属装饰单纯是为了美观,随着使用日益增多,较好的耐热性、摩擦系数小的优势渐渐显露,同时,镀铬装饰件能够长久地保持光洁度,不容易磨损和腐蚀,这也是为什么将人手的反复拉拽摩擦的车门把手采用镀铬覆盖的原因。
·尼龙织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尼龙开始出现并与其他材料一起被运用到汽车装饰中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PVC涂层处理的织物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在服装、居家装饰以及汽车内饰中。由于这种材料可以加工制作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并且可以进行表面模压达到不同纹理效果,所以在当时是一种较为时尚的复合纺织材料。
·人造革
人造革是工业水平进步的产物,在当今汽车内饰中,以其物理性能和手感接近真皮,并且经济耐用,常常用来替代真皮来使用。在常见的人造革中,根据不同的纤维织物上使用的不同涂层材料,分为:PVC皮革、PU皮革、超纤PU皮革等,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其中,PVC皮革手感较硬、舒适性及耐老化性能较差,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手感更柔软、更结实耐用的PU皮革,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在中高档车型中,超纤PU皮革则是当下正流行的汽车座椅和内饰面料,因为它的物理性能和手感最接近真皮,也更加经济耐用,因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欧缔兰(Alcantara)
Alcantara面料中文学名叫欧缔兰,是一种仿麂皮的人造革,俗称“翻毛皮”。20世纪70年代,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用68%涤纶和32%聚氨基甲酸乙酯合成的纤维材料,属于人工合成材料。其最大的优势是摩擦系数特别高,在激烈驾驶中很少打滑,这让它很适合包裹在方向盘或者运动座椅上,这种特性对高性能车尤其重要。同时,Alcantara面料比真皮轻得多,也大大减轻了整车质量。
·碳纤维
最早碳纤维材料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是超跑对于运动感的宣扬,其原因是因为碳纤维材料是由含碳量较高的复合纤维制成,不仅可以使车身轻量化,同时还可以强化车身强度。使用碳纤维的车辆重量仅相当于普通钢材汽车的1/5,而硬度却是普通钢材汽车的10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超跑和性能车上惯用的碳纤维的原因。
·水晶
水晶材质近两年才被用用在汽车内饰当中,在相对密闭、空间狭小的汽车内部,水晶质感给人以通透、清爽的奢华感,对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全新BMWX5的水晶挡杆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璀璨的光芒,也成为车内中最大的亮点。同时,水晶材质的使用,也大大提升了整车的质感和豪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