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秦剑看文化的传承
秦剑确实好看。
看了一部片子,成龙电影《神话》,里面秦剑对倭刀的场面,刀好看,剑更好看。
目前出土的秦剑好像没那么好看,毕竟是两千年后出土的,当时剑柄上有没有可能带有木质装饰品?只是经过岁月的消磨逐渐氧化腐烂掉,消失在了黑暗的陵墓里,有没有可能原本是一把既好看,又锋利的剑呢~
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剑两千年不朽不烂,其制作水平可见一斑!秦军百战百胜,从军事学上看和兵器水平有很大关系,先进,耐用,锋利。
兵马俑坑出土秦剑据考古考究判断,秦剑所使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和现代工业革命后的“铬盐氧化”技术一样。可能只是巧合,当时的铸剑师无意间用到了这种技术;也可能是有意,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金属处理工艺。两千年前,谁知道老祖宗还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勾践剑说到剑,就要说到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好多学校都有设立,从古代兵器,到现代航母,材料科学必不可少,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学科,材料科学的进步,都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
毕竟,现代人还没搞清楚秦剑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这个事儿也不能说明什么,不能说明中华民族两千年前的技术领先现在多少年,就如同墨子最早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但是不能说墨子是光学的奠基人一样。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自然现象被不同时期不同人不断地发现并提出,但是由于没有总结、探究背后的原理,所以只是单纯的发现并不能提高当时的人类认知水平和科学水平。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几代人不断探索研究不断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单凭哪个人一蹴而就的。
文化的断层,是阻碍科学进步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我们的铸剑技术,有没留给汉朝?又是从哪个朝代失传的?还有我们的瓷器制作,又是从哪个年月失传的?
文化,是薪火不断,代代相传。
四大文明古国,到今天只有中国的汉字一脉相承,只有中国的历史代代相传,还是靠了一代又一代的他们,他们,和以后的我们。
由秦剑漫谈秦始皇的金戈铁马,叱咤一生
说到秦始皇,必须要说到蒙恬蒙毅两兄弟,他们的感情不仅君臣关系,更是发小,自幼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关系亲密无间的兄弟。虽然三人没同年同月生,但历史却让他们同年同月死,同时葬送的还有强大无比的秦王朝。
恬,统领秦军百万之师,开疆扩土,保家卫国;毅,文官之首,谏言出策,始皇心腹。
始皇帝统六国,击匈奴,筑长城,建直道,征西北,其中蒙氏兄弟功不可没。
蒙氏兄弟之死,是始皇帝死后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安排,命运的手而已。
秦二世而亡是有原因的,历史的改写和推手,往往总是因为极少数人,要么大奸,要么大恶,对秦朝来说,李斯,赵高,胡亥三人责任最大,沙丘之变,也成了秦朝历史的转折点。
秦王秦始皇,真的是暴君么?真的是历史书上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一样,一提秦始皇就是焚书坑儒?始皇帝坑的是儒生么?不见得,很大可能其中应该一大批是术士,也就是炼丹成仙的骗子。对骗子,平常人都想弄死,何况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始皇帝追求长生不老,那个年代,多少人相信富贵险中求,其中有两个胆子最大的也最成功的,侯生和卢生,骗得风生水起,骗了黄金白银,最后出钱的主子没得到实惠,,一般人被骗了顶多报警,那个年代也没警察,更何况被骗的不是一般人,是皇帝,是见过腥风血雨的皇帝,君王一怒,血流成河。史记里记载,秦始皇觉得自己被术士骗了,觉得面子挂不住了,,一怒之下,烧了所有成仙得道的书籍,杀了一批留在咸阳的术士。
毕竟秦始皇不是皇帝的新装里的皇上,始皇帝终究是始皇帝。
当时的术士,职业骗子,天天跟皇帝打交道,个个都是人精,除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花言巧语外,也需要天文地理什么都要懂一点儿,现在的骗子也一个样儿。术士懂儒学,很正常,但是懂点儿儒学的就是孔门弟子么?在当时百家争鸣诸子齐放的年代,如果不是什么都懂一点儿的前提下,恐怕连骗子都做成。儒学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政治利益,很可能故意把“坑术”说成“坑儒”,正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一点都不假。人们通常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把不属于自己的痛苦强行安排到自己身上,尤其这种痛苦能带来政治利益的时候。儒生哭惨,有迹可循,坑术变坑儒,事实如何,值得商榷,里面大有文章,至少有可操作的空间。
说到秦始皇就不得不提河北秦皇岛,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城市,秦始皇相信徐福可以给他长生不老,从陕西咸阳跑到河北秦皇岛给徐福送行,带了三千童男童女下海。
秦皇求仙入海处日本人是中国后代的说法就是从这儿开的头,徐福远渡重洋,又没找到海里灵山没求到长生不老药,结果到了日本,心一横不回去了,从此在日本岛定居,繁衍生息。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并无确凿证据。
神话,讲了一个爱情故事,讲了一个长生不老的故事,其背景却是秦始皇风光无两又黯然谢幕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