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土壤活化剂有危害
土壤活化剂在我国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农田土壤改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市场上涌现出了多种土壤活化剂。
但是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厂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差、质量控制差、管理制度混乱等原因,使得土壤活化剂存在不少问题,不仅不能改善和提高土壤品质,反而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
下面是有关土壤活化剂存在问题的相关解答信息。
一、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使用土壤活化剂,往往是将土壤中的活性物质提取出来,并添加到土壤中,从而形成新的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会对土壤产生二次污染,影响土壤肥力水平。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土壤活化剂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种,如氨基酸活化剂、氨基酸腐殖酸活化剂类等。
这类产品在对土壤进行改良时需要添加到土壤中,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这些产品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土壤活化剂应用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和改善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反而会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土壤活化剂在施用后,其分解速度快于植物生长速度;活化剂中含有的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的pH值降低。
使用土壤活化剂时,还会造成养分流失及营养不均衡;由于作物根系对速效氮和磷需求量大,而速效钾的需求量小。
三、有害生物的繁殖
使用土壤活化剂后,容易导致有害生物的繁殖,如土壤中的线虫、蛴螬、蝼蛄及部分细菌等。
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会降低农产品品质。
另外,有些土壤活化剂中存在一些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硫酸盐以及其它污染物质等。
四、影响生态环境
土壤活化剂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其成本高,价格高。
土壤活化剂是通过改变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来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肥料,在化肥时代曾经发挥过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化肥越来越多的使用,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
另外我国现有一些生产厂家规模小,设备差,原料缺乏,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利用率低等现象。
五、给植物造成危害
有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或用一些工业废渣,或用化工原料,甚至加入少量重金属盐类原料。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锌、镉、铬等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严重危害。
如用铅锌矿或铅锑矿提取出来的工业废渣或其它化合物作为土壤活化剂进行使用。由于这些工业废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使土壤中本来就较多的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
用这些化学物品作为土壤活化剂使用后,不仅不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反而会使原来被污染的土壤更加板结、疏松,导致板结加重;同时由于这些化学物品还会加重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另外还有的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使用原料及添加剂,如将工业废渣用石灰或石膏制成母液进行稀释后与其它物质混用或以其它物质为母液配成母液直接使用等,都会使产品产生较大副作用和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