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瓢盆”,锅排在第一位,居家过日子的人家,厨房里必定离不开锅,其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铁锅
铁锅是较为传统的锅具,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密封性好,用它来炒菜还能增加菜中的含铁量。
不过铁锅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生锈,而且还会产生一股怪味,也比较笨重,一口铁锅近10斤,想要颠勺展示一下厨艺可是有点难度的。
铝锅
20世纪左右,许多人家里烹饪开始改用铝锅,其质量轻、传热快,价格适中,但是缺点也比较突出,耐热性差、易变形,并且长时间高温烹煮会产生一定的铝成分,与酸性食物过多接触还会加速铝成分的析出。
铝遇酸或碱会形成铝离子,过量摄入可危及人体健康,慢慢也就被其它材质的锅所替代了。
不锈钢锅
不锈钢锅由铁、铬等金属渗入其它元素制成,防锈且耐腐蚀,在日常生活中还算常见,更适合清炒或者水煮,不然容易糊锅。
炒菜糊锅除了是厨艺问题,也可能是锅的责任,后来人们研发出另一种锅具—不粘锅,锅内有一种特殊的涂层,油烟少且易于清洗,深受老百姓喜爱。
然而,对于不粘锅,生活中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说不粘锅是“害人锅”?有人说不粘锅会释放有害物质,有毒且致癌?还有人说不粘锅的涂层脱落有健康风险?……
那么,不粘锅真的安全吗?涂层掉落还能不能放心使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厨房里备受青睐的不粘锅。
“不粘锅”为什么能不粘锅?
不粘锅的出现,大大解决了食物粘锅的困扰,那么,“不粘锅”为什么能不粘锅?我们来了解一下其背后的原理。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是因为锅面上涂有一层名为“特氟龙”的涂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这是一种号称“塑料王”的化学物质,耐腐蚀能力极强且性质非常稳定。
聚四氟乙烯不仅可以在不高于℃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和其他化学物质都不会发生反应(与除液氟和熔融碱金属除外),几乎没有粘附力。
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除了应用于炊具上,还被广泛用于雨衣、雨伞、沙发套、窗帘,甚至是电脑芯片、航天服等物品上。
不过镀在锅面的“特氟龙”涂料通常只有2毫米左右厚,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涂层可能会出现划痕或者脱落现象,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不粘锅可能会存在健康隐患。
不粘锅有毒且致癌,是真的吗?
美国环境组(EWG)研究称,当不粘锅加热超过℃时,会释放出至少6种有毒气体,包括两种致癌气体、两种全球污染物以及一种致命化学物。
许多人担心,不粘锅锅面的“特氟龙”涂层在炒菜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物质(例如某些全氟化合物),万一涂层遭到磨损,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会对人体有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CCTV的一个实验给出了答案。
央视《生活提示》和北京化工大学一起做了相关实验,研究人员将刮取下来的不粘锅涂层放到热重分析仪中发现,特氟龙涂层在温度达到℃的时候开始出现分解,并且温度越高,分解出来的产物毒性就高。
那么,人们平时用不粘锅炒菜,温度会有多高呢?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个实验,结果显示在正常炒菜时,锅内温度大约在℃左右,℃时会达到食用油的烟点,接近℃时,锅内的油烟就会非常呛鼻了。
也就是说,在正常烹饪的情况下,不粘锅的锅内温度基本都在℃以下,正确使用不粘锅并不会造成特氟龙涂层分解有害物质。
事实上,我国《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中早就规定,作为接触非酸性食品容器的防粘涂料,使用温度限制在℃以下。
因此,正确使用不粘锅,并不会造成涂层分解释放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我们在选购不粘锅时,不要贪小便宜,尽量选择大品牌、有保障的产品。
然而,如果大火干烧不粘锅,温度很快就会升高到℃,这种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有实验证明,空锅在干烧的情况下,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就能达到℃。
尤其是有的人喜欢爆炒煎炸或者是把锅烧得通红再炒菜,在选择锅具时,可要小心谨慎些了。
正确使用不粘锅
不粘锅的涂层相对来说比较“脆弱”,炒菜或者清洗过程中,如果用金属锅铲或者钢丝球摩擦清洗,很容易出现破损。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空锅长时间高温烘烤,烹饪时最好用木铲翻炒食物。如果不粘锅的涂层出现刮痕或者开始脱落,最好予以更换,
虽然特氟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正常使用下不会分解,并且就算涂层轻微磨损脱落,特氟龙微粒也不会在人体内分解,而是会直接排出体外,但是涂层磨损后,“不粘”的效果可就大大减弱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