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品质品质感质感有什么区别大

这简直是一个给自己挖坑、找虐的题目,不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做车评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些表述,我硬着头皮就上了。

品质,是三个词语中唯一一个不带“感”的,所以这意味着“品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衡量品质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量化为一套标准,但评分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或者主观的。例如“驾驶性”和“行驶品质”,其实就是汽车动态性能的品质的两个分类,它们都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品质好的产品,我们都一定认为这就是好的产品。但问题是,怎么让消费者明白自己的车“品质”好呢?

于是,有的品牌就把消费者的感知门槛比较低的项目做好,就能让消费者觉得自己的车“品质”好。例如,行驶品质更容易被感知,而操控品质则明显更高阶。所以绝大部分品牌都优先把底盘调得更舒服,而牺牲感知门槛更高的操控。

品质的表达:驾驶性(加速性、响应性、平顺性),操控性(转向、制动),行驶品质(舒适性、NVH),可靠性与稳定性,安全性,车厢空气质量等。十年不坏是品质,驾驶乐趣也是品质。

“品质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会让人得到“品质好”的暗示。品质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品质的外在表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注重包装”本身就是“品质感”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法。很多品牌,尤其是豪华品牌,非常注重品质感的营造,因为消费者很容易将“品质感好”理解为“品质好”。

所以很多品牌都设立了一个“价值感知科”,研究品质的外在表达,琢磨“消费者认为什么是好的”。这个部门也许不如“质量改善科”那么务实,但这也是一门学问,能把“品质感”做好,一点也不简单。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产品的品质好,然后适当地将品质好这一点用“品质感”表达出来。但“品质感好”和“品质好”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有一些品牌,自己质量过硬,却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不注重品质感的塑造,看起来就特别的掉价;而有一些品牌就走火入魔,只想着走捷径,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质”,却舍本逐末,不去优化真正的品质。

品质感的表达举例:外观件、内饰件的装配精度,漆面、镀铬饰件的反光度,内饰的用料搭配、配色搭配。

“质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和“品质感”最大的区别是,“品质感”能让人和“品质”联系起来,而“质感”则是一种观感、触感、氛围的营造,让人觉得“舒服”、“精致”、“高级”。

我自己总结的“质感三件套”,大家感受一下:带着阻尼徐徐下降的手套箱;定位清晰、棘轮声音清脆的旋钮;扎实且厚重的关门声(最后一点有点争议,对于一部分认为关门声厚重就是安全的人来说,关门声属于品质感的范畴)。

质感好的车,会让人觉得“这车比较高级”,典型代表就是大众。这不是一句戏谑的话,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大脑里的条件反射。一个徐徐下降的手套箱和一个啪唧直接往下掉的手套箱,你觉得哪个设计更适合豪华车?

属于“质感”的范畴:按键、转盘的阻尼感,各种声音的音色,材质的触感、观感。

同一个部件,我们对它的“品质”、“品质感”、“质感”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举几个显浅易懂的例子吧:

换挡行程清晰、定位有吸入感、换挡声音清脆,我们说它“质感好”;排挡头的皮革材质、真皮缝线高档,各个零件的装配精度高,这就是“品质感好”;经过万次换挡,挡杆还不脱皮、不开线、镀铬饰件不褪色,这就是品质好。

我们再用车门来举例子,关门声音厚重,典型就是“质感”的范畴;车门密封条厚实、车门内板一体成型,这是“品质感”;车门十年没异响、不变形、碰撞安全性高,这是“品质”。

Polo在这个级别里面质感爆灯,然而弹出式背架容易坏,车门塑料和织物之间的接缝一定会撕裂,这就是“质感满分,品质负分”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到,三者可以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为你完全可以做出一扇关门声音松散但是十万公里无异响的车门,也可以做出一个配合精度糟糕,但阻尼感强的手套箱盖。

一般能做好“质感”的品牌,同时“品质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也成立。因为无论是“质感好”还是“品质感好”,都说明这个品牌很注重消费者的主观感知。

然而“品质感”“质感”好的车,未必品质就一定好。车身钣件装配精度高,不代表它可以10年不生锈;挡杆质感好,不代表换挡品质好。

也许到这里大家会得出一个结论:“品质”是实在的,“质感”和“品质感”是虚无的,追求“质感”和“品质感”的消费者是务虚的。大可不必建立这条鄙视链。买车是一件满足多方面需求的消费行为,务实和务虚,只是代表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而已。有的人,买车真的比较看重“质感”和“品质感”。当你拥有10双鞋子,耐穿、耐脏、易打理,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你真的是喜欢关门声厚实而买了一辆关门如同低音炮一样的车,那很OK。但问题出在,如果你想要一辆动力好的车,去买了机舱最整洁的,那就是南辕北辙了。

因为有的人倾向于表象推断本质,因为这是最低成本的思考方式:吃核桃补脑,吃牛肉性格会和牛一样燥,喝热的容易上火,别告诉我你不是从小被这么教育过来的。这种想问题的方式,本身就是问题。

所以就产生了传说中的“关门听声派”、“铁皮点穴手”、“机舱仪容纠察队”、“内饰软硬天师”这四大门派,早年间汽车媒体没办法准确地通过“品质”去评价一辆车,就通过“质感”和“品质感”去评价一辆车,本意不坏,却客观上带了一波节奏。

这波节奏能不能被带回来?我想我们应该做的东西还有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1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