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由自来水厂的集中处理和消毒,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但这样的水,就真的健康的吗?
我们日常的饮用水中,除了余氯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污染物,如:大颗粒悬浮物、细菌、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元素,对人健康造成威胁,而且有很多疾病,都可能跟日常饮用的水有关。
1.癌症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本身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不规律,不健康。而水中如果一些重金属超标,如砷、铬、镍、苯胺、苯并芘等,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就可能诱发癌症。
比如,果蔬农药残留问题,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胃肠疾病,长期积累,甚至有诱发身体组织细胞恶性病变的可能。
光在清洗的时候注意是不够的,清洗的水有的本身就因为管道污染而被污染,可能含有细菌、激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用来清洗果蔬,效果很难保证,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重金属中毒初期症状很轻微,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长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2.骨痛病
本身来自大自然的水,是非常健康干净的,但是追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人并没有做到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水源。
有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排放采矿或冶炼中的废水,进入河流后,会积累重金属“镉”,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如果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水,会得“骨痛病”,骨骼病会导致严重畸形、剧痛,骨脆易折。
3.传染病
很多传染性疾病,是因为水源的污染引起,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以及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传播。
可见,水的干净安全,对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
何况我们饮用的自来水中还存在着余氯,一种强氧化剂,是国际上应用广泛的水的消毒剂,理论上说,氯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是否对身体造成威胁,要看含量。在自来水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氯的含量过高,和水中的有机物相结合会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而这些都是比氯更为强烈的有机污染物,当然是越少摄入越好。
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健康饮水?
1.不要喝生水,一定要烧开饮用
自来水经过高温烧开,能够消灭一部分细菌和病毒,如果在烧开后,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杀菌效果更好。
2.每天喝水时,先放掉水管积存的水
一般来说,夜晚滞留在水管中的水,经过一夜沉淀,难免会滋生细菌,饮用的话,比如流动的水更干净。每天使用前,先放掉积存的水,使用流动的水。
3.定期清洗家中水管
由于我们家中自来水一天有20小时是处于静止状态。加上我们家中水管弯折位多,这些地带更容易截留杂质和细菌,形成污垢堆积。
随着自来水在用户管道内滞留时间的增长,导致水中氯含量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铅、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等指标升高,它们在细菌的作用下乾结、腐败、发酵导致水二次污染。
日积月累,会形成厚达5-7毫米的不同颜色、恶臭、有毒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并牢牢地粘连在水管壁上,故此,这些没有清洗过的水管,形同患癌一样,形成有毒的管道。
很多人家中都装了净水器,确实能改善水质,但并不代表安全。净水器只能过滤掉水中的杂质而已,而对于自来水内的细菌以及微生物,它也是毫无办法的。
而水管内产生的铁锈、青苔、污垢等,这些杂质从未被清除,一直留在管壁内,从而增加了净水器滤芯的工作负担。再者大多数人家中的净水器都是安装在厨房,用水只占我们生活中的3%,其他97%的水一样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们身体。
因此,定期清洗水管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是最简单、快捷、安全有效的净化自来水质,保护家人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