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D?
COD也叫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质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什么是BOD?
BOD也叫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COD和BOD理论很接近?不好理解和区分?能不能形象讲解?
有机物是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但是没办法直接测量,我们只要统计用掉多少氧,就能判断有机物的含量了。
用强氧化剂短时间把所有有机物都氧化了,然后统计用了多少当量的氧,这就是化学需氧量也叫COD。这种办法基本能消耗掉水样中所有的有机物,所以通过COD换算出有机物浓度代表废水中有机物总浓度。
如果是在微生物的撮合下,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会慢慢氧化,此时溶解氧的消耗量是生化需氧量,也叫BOD。通过BOD换算出的有机物浓度是代表了污水中能被生物降价的那部分有机物浓度。
微生物氧化有机物需要大量的时间,一般前面5天能够完成总量的95%,为了效率一般都直接用前面5天的数据,俗称BOD5。
一句话总结:COD代表了所有的有机物,BOD仅代表了微生物能搞定的有机物,BOD仅是COD有机物总浓度的一部分。
BOD/COD代表了废水生化性,决定了废水的处理工艺。
BOD5/COD值越大,废水可生化性越高,厌氧和缺氧条件下是利用厌氧菌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抗生素废水中,因抗生素一身就是很多的细菌、真菌,也能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一般认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合于采用生物处理。BOD5/COD指标是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公式表示为:BOD5/COD=(1-α)×(K/V)当B/C>0.58完全可生物降解;B/C=0.45~0.58生物降解良好;B/C=0.30-0.45可生物降解;0.1B/C<0.3难生物降解;B/C<0.1不可生物降解。通常以BOD5/COD=0.3为污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测试COD的办法有哪些?
一般用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2种办法。
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后,铬离子从六价变成三价,吸光度顿时不一样了,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消耗了多少重铬酸钾,就能得出COD数值。
酸性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呈较强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氧化,高锰酸钾还原为锰离子,过量的高锰酸钾可通过草酸测得相应数据。
测试BOD的方法有哪些?
测试BOD的方法很直接,是以水样在一定温度(20℃)下,在密闭容器中密封后丢进培养箱里5天时间,然后看消耗了多少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