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内容)
9月1日,宁海检察院通报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被查获的万粒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准65倍。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
“毒胶囊”有多毒毒毒?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媒体纷纷提到的检测严重超标的铬含量。之所以胶囊中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用废旧皮革生产的明胶为工业明胶,工业明胶一般重金属和微生物超标。药用明胶对于细菌的含量要求更严格一些,和血液接触的还要求无细菌残骸,无热源。
铬是一种化学元素,银白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铬的原子序数24,原子量51.,体心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年德国新修订的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有六价铬的检出。
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
摄入铬会造成基因突变?NO!
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三招辨别“毒胶囊”,技能get√!
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