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后,你家剩几个不锈钢保温杯夺命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9130

保温杯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品,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用保温杯泡一杯热茶或咖啡,可以暖身也可以解渴。但是,你知道吗?你手中的保温杯可能是一件“夺命”的危险品!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些市场上常见的不合格保温杯,这些保温杯的内胆使用了低质量的不锈钢材料,长期使用会导致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那么,你家的不锈钢保温杯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你是不是应该赶紧检查一下,把“夺命保温杯”都扔了呢?

不合格保温杯有哪些特征?

根据央视的报道,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50款不锈钢保温杯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有19款不合格,主要问题是产品标识和内胆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其中,有些保温杯的内胆使用了型不锈钢,这种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锰元素,耐腐蚀性差,容易被茶水等酸性物质腐蚀。实验人员将5%的盐酸溶液倒入这些保温杯中,24小时后发现内胆被严重腐蚀,呈现黑色,并且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如果长期使用这种保温杯喝水,可能会导致鼻炎、食欲不振、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肺癌。

如何识别这些不合格的保温杯呢

观察产品标识正规的保温杯产品应该有清晰完整的产品标识,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型号、内胆材质等信息。如果产品标识模糊不清或者缺失重要信息,就要提高警惕。

观察内胆表面合格的保温杯内胆应该使用或型食品级不锈钢,这种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元素,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光泽度。如果内胆表面抛光不均匀、有划伤或者毛刺、焊接口粗糙等缺陷,就说明质量有问题。

观察内胆底部合格的保温杯内胆底部应该有明确的材质标识,如或等数字。如果没有标识或者标识模糊不清,就要注意是否是型或其他低质量的不锈钢。

观察价格和品牌一般来说,合格的保温杯价格在50元以上,并且有知名品牌或者正规厂家生产。如果价格过低或者品牌不明,就要小心是否是劣质产品。

不合格保温杯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据了解,不合格保温杯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质量的不锈钢材料来生产保温杯。这些不锈钢材料往往是工业级的,只适合用于制造一些非食品接触的金属制品,如螺丝、钉子等。

如果用于保温杯内胆,就会存在重金属迁移的风险。而这些不法商家为了掩盖真相,往往在产品标识上造假,冒充食品级不锈钢,或者模糊不清,误导消费者。

这些不合格保温杯通过一些小商场、网店、地摊等渠道流入市场,价格低廉,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

会造成什么后果?

然而,这样的保温杯使用起来却是有害无益的。长期使用不合格保温杯喝水,会使人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重金属中毒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导致各种症状和疾病。

例如:

铬中毒会引起皮肤过敏、溃疡、皮肤癌等。镍中毒会引起呼吸道炎症、肺纤维化、肺癌等。锰中毒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等。铅中毒会引起贫血、神经衰弱、智力下降等。

如何预防和处理不合格保温杯带来的危害?

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消费者在购买保温杯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标识,选择正规厂家和品牌的产品,避免购买价格过低或者来源不明的产品。

同时,要注意保温杯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用保温杯装酸性或碱性物质,定期清洗和更换保温杯。

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保温杯市场的监管和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产品和违法行为,对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保温杯的商家给予严厉的处罚和曝光,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增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和媒体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重金属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普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引导公众科学合理地使用保温杯。

总之,保温杯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质量不合格,就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3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