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装饰刀剑的工艺之精妙,难怪千年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828/4458139.html

铬盐氧化处理

考古人员在正式挖掘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的时候,发掘出土了一批19把八棱青铜剑,这批剑被黄土掩埋了多年,重见天日的那一刻竟然依然是光亮如新、寒光凛凛,在场的人都为之叹服。科研人员们还专门对这批剑做了测试,发现了这些青铜剑的秘密,原来剑的表面有一层10μm厚的铬盐化合物。

所谓铬盐氧化,就是用铬盐作为氧化剂在剑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这样就能隔绝与外界进行其它化学作用的可能了。春秋古墓里发掘出来的越王勾践剑,也是在地下藏了多年没有生锈,经过测定发现原因也在于剑身上镀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这种金属其实现代人都不陌生,现代工业产品不锈钢,就要求铬含量达到13%,而古人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要知道德国在年,美国在年才先后发明,并对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申请了专利。

越王勾践剑

鎏金

鎏金,在古代叫“火法镀金”。把黄金碎片放在坩锅内加热到℃以上然后再加入体积为黄金七倍的汞(水银),溶解成一种“金汞齐”,制成古人所谓的“泥金”。用泥金在青铜器或者其它器物上涂饰各种错综复杂的图案纹饰,或者干脆浇灌在预铸的凹槽之内,然后再加热。

水银这种物质,在古代道教炼丹的时候有个称呼,叫“姹女”,《参同契》记载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其实说的就是水银遇热就会完全挥发,无踪无迹了,所以“泥金”涂好之后一加热,就只剩下了金薄膜附着。

明永乐皇帝御制剑,纯铜鎏金装具

俗话说“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不易氧化,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古人很喜欢用金来装饰器物的外观,光泽雍容还能防腐。不光是鎏金,和金相关的包金贴金错金,各种工艺层出不穷。比如说包金,就是把金给捶成薄片,包覆在器物的胎体上,然后敲打密实,让纹理和原来的胎体看起来如出一辙。

和田玉包金剑柄

还有错金,其实也算是镶嵌工艺的一种,在金属胎体上绘好图案,用凿刀刻出外窄内宽的沟槽,再把薄片以打入槽中,等到确定不会脱出的时候,最后用错石给磨错成平面。战国时候的错金工艺就尤为繁盛,所作最称精致,线条极其细致,而且还有金银对比,熠熠生辉。

现代手锻大马士革刀错银刀柄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工艺,像髹[xiū],一种漆饰,以及用于对付繁复造型的失蜡法。甚至还有许多其它复合的复杂工艺,像金银平脱这种,古代的刀剑外观处理技术,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5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