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燃烧且听化学者说

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句话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话,化学者既赞同,又不赞同。赞同,是说教师“照亮别人”,这比较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开启智慧,指明方向。照亮学生的人生道路,正是对教师职责的形象描述。不赞同,是觉得“燃烧自己“,仅仅照亮了别人,这种“自燃”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并不很大。因为就燃烧而言,是一种剧烈的发热发光的过程,而转化为光能的部分,占放出总能量的比例很小。谈教师职业的特点,还有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有人说是雅思贝尔斯说的,也有人,如李镇西说这是误传。化学者并不想论证这句话到底从哪儿来,而是作为化学老师,出于“职业病”的思考,借用上面这句话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再加上一句,教育就是一种燃烧引发一种燃烧。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铝热反应。(中学毕业很多人化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等)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金属氧化物和铝粉的反应。简单的说,尽管铝是还原性很强的金属,但为了引发铝热反应,需要金属镁的燃烧作为条件,提供足够的热能。因此,化学者想得出“教育=燃烧”的结论,说教育就是一种燃烧引发一种燃烧,得注意条件性。那就再复习一下,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煤炭、纸张、木材等。2、助燃物: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一般指氧和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这种氧称为空气氧,在空气中约占21%。可燃物质没有氧参加化合是不会燃烧的。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火源,如明火,摩擦等。顾明远教授指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广泛,学习者始终是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则是相对的。就好比可燃物必须有一定的起始能量,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才能产生足够快的反应速度而着火。根据可燃物的物态和发生燃烧的容易程度,可分为:爆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易燃性物质、可燃性物质和难燃性物质等。因此,如果某位老师有幸教的爆燃性学生,或自燃性学生,实乃三生有幸,“高徒出名师”,道理即在于此。顶尖的学霸永远不是教出来的,像历史上,不同领域内横空出世的奇才,如达芬奇,梵高,爱因斯坦等等。像化学者这样的普通老师,教的基本上是易燃性学生、可燃性学生。这还要看你在哪种星级的学校,你教的是哪个层次的班级,这往往决定了是易燃性学生比例大,还是可燃性学生比例大。其实,有时候教师教的学生是没得选择的,这就看教师的敬业态度和教育方式。因为这些易燃性学生、可燃性学生,着火温度除与可燃混合物的特性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力,反应容器的形状、尺寸等向外散热的条件有关。当氧化释放的热量超过系统散失的热量时,燃料就会快速升温而着火。所以,这是个技术活,在实践上需要普通教师极大的付出;在理论方面,也就是教育学、课程教学论要详细研究的内容了。也不排除有难燃性学生,这是客观事实啊!所以化学者很反感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万事俱备,还欠东风!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称为燃烧三要素,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并有效相互作用时,才会产生燃烧。所以教育是系统工程,让教育发生燃烧反应,好比学子就是分子的话,要让分子和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要让更大比例的分子在碰撞中成为活化分子,越过能量的壁垒,发生剧烈(热烈)的燃烧(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4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