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永州二模)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
A.Fe3O4B.Fe2O3
C.FeOD.CuFeS2
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育(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C.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化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3.(福建漳州二模)铅霜(醋酸铅)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敛疮,坠痰镇惊之功效,其制备方法为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如需精制,可将结晶溶于同等量的沸汤,滴醋少许,过七层细布,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该制备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萃取B.溶解
C.过滤D.重结晶
4.(重庆西南大学附中三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熔点很高
C.“蘸梦羊毫,耕耘累累;开春猴棒,再拓涓涓”制作毛笔的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方法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5.(陕西宝鸡中学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进行治疗
B.晶体硅制得的光电池,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误食重金属离子时可先喝大量牛奶或豆浆后再及时就医
D.石油分馏可直接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产品
6.(陕西榆林模拟)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
B.“乙醇汽油”、肼(N2H4)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可再生能源
C.“神舟”和“天宮”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所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吸收后都能被水解利用
7.(重庆九校联盟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K2FeO4处理自来水,既可杀菌消毒又可除去悬浮杂质
B.NH4MgPO4·6H2O(鸟粪石)与草木灰混合施肥效果更好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获得能源物质又可防止水体污染
D.医院常用含碘2%~3%的酒精溶液用作医疗消毒剂,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
8.(安徽黄山一模)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有利于保护环境
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
D.光导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9.(广东韶关调研)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与用途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铁红
B.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生活环境的消毒
C.NH4Cl溶液呈酸性,所以可用于除去钢板上的铁锈
D.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烯,所以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1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二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和氨气都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可直接作为干燥剂
C.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均是次氯酸钙
D.豆浆一定是胶体
参考答案
1.A 解析磁石具有磁性,而Fe3O4又称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结合选项可知磁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A项正确。
2.D 解析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A正确;“白育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均发生了置换反应,应为湿法炼铜,故B正确;黄泥具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丹砂烧之成水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汞和二氧化硫,不是熔化,故D错误。
3.A 解析此操作中,将醋酸放入瓷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的操作为溶解。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此操作过程为重结晶;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此操作为过滤。未涉及萃取。
4.D 解析“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B正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对青蒿素的提取为萃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5.D 解析血液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因此需要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治疗,故A说法正确;光电池成分是晶体硅,可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故B说法正确;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牛奶和豆浆中含有蛋白质,因此误食重金属离子,可先喝大量的牛奶或豆浆后再及时就医,故C说法正确;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是通过石油的裂解得到的,故D说法错误。
6.C 解析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质硅,故选项A错误;汽油、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错误;碳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C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选项D错误。
7.B 解析K2FeO4处理自来水时,利用其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同时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杂质,故A正确;NH4MgPO4·6H2O(鸟粪石)电离出铵根离子,水解后呈酸性,草木灰溶于水电离出碳酸根离子,水解后呈碱性,两者混合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肥效减小,故B错误;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既可获得能源物质又可防止水体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含碘2%~3%的酒精溶液用作医疗消毒剂,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8.C 解析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故A项正确;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符合保护环境的措施,故B项正确;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和Pb2+、Cu2+、Cd2+、Hg2+等发生置换反应,故C项错误;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项正确。
9.A 解析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Fe(OH)3胶体净水,利用Fe(OH)3分解生成Fe2O3,可制备红色颜料铁红,故A错误;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生活环境的消毒,故B正确;因为NH4Cl水解使得NH4Cl溶液显酸性,所以可用于除去钢板上的铁锈,故C正确;乙烯是果实的催熟剂,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烯,所以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作水果的保鲜剂,故D正确。
10.A 解析二氧化硫和氨气都易液化,液氨气化时从环境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硅酸制成凝胶可以吸附水,可作为干燥剂,硅酸不能直接作为干燥剂,故B错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错误;若豆浆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之间,则属于胶体,若豆浆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在1~nm之间,则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陷阱重重”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1.(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国际计量大会对摩尔的最新定义为“1摩尔包含6.×个基本单元,这一常数称作阿伏加德罗常数(NA),单位为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B.6.4gCH4O含有的C—H键为0.6NA
C.0.1molNa2O2与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1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
2.(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等于2NA
B.含NA个C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大于2NA
C.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D.4.0gCO2气体中含电子数目等于2NA
3.(天津耀华中学高三调研)由14CO和12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的密度相等(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12CO占有的体积等于14CO占有的体积
B.混合气体中,12CO与14CO分子个数之比为1∶2
C.混合气体中,12CO与14CO质量之比为15∶14
D.混合气体中,14CO与12CO密度之比为14∶15
4.(河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10NA
B.9.2g14CO2与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8NA
C.硝酸与铜反应生成0.1molNOx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molSO2和0.5mol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5.(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中含有NA个气体分子
D.1mol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A个电子
6.(湖北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1L0.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0.2molCO2,溶液中C和HC的数目均为0.1NA
B.2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6NA
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CCl4分子数为NA
B.5.6g铁和6.4g铜分别与0.1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0.1mol·L-1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
D.3.9gNa2O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A
8.(安徽合肥高三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g甲烷中含C—H键数目为0.4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分子数目为0.5NA
C.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D.7.8g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9.(天津静海一中第一学期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1mol羟基所含电子数为10NA
②一定温度下,1L0.50mol·L-1NH4Cl溶液中含N的数目小于0.5NA
③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④58.5gNaCl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⑤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⑥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⑦1mol乙烷分子中含有8NA个共价键
⑧78gNa2O2中含有NA个阴离子
⑨常温下,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
⑩4.0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2NA
A.④⑤⑦⑧⑨B.②③⑧⑩
C.③D.全部
10.(安徽江南十校高三综合素质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O2-的电子式为]2-,则O2-核外有8个电子
B.1molNH4Cl中含有的H—Cl键的数目为NA
C.CrO5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
D.20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所以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SO3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6.4gCH3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1个甲醇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含有3个C—H键和1个O—H键,所以0.2mol甲醇分子中含有0.6molC—H键,B项正确;0.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0.05mol氧气,转移0.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项错误;溶液的体积不确定,无法确定氢离子的数目,氢离子数也可能大于0.1NA,故D项错误。
2.A 解析未指明气体在什么条件下,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A项错误;Na2CO3电离产生的Na+、C的个数比为2∶1,在溶液中C由于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若溶液中含NA个C,则Na+数目大于2NA,B项正确;SO2与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SO3的分子数小于2NA,C项正确;1个CO2分子中含有22个电子,则4.0gCO2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2NA=2NA,D项正确。
3.A 解析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14CO和12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的密度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根据十字交叉法及质量数等于近似相对原子量可得,,因此14CO和12CO物质的量之比或体积之比为1∶1,质量比为(1×30)∶(1×28)=15∶14,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14CO和12CO密度之比等于30∶28=15∶14,故选项A正确。
4.B 解析pH=5的醋酸溶液中c(H+)=10-5mol·L-1,所以1L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等于10-5NA,故A项错误;14CO2与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24,所以9.2g14CO2与N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8NA,故B项正确;NOx可能是NO或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转移电子数介于0.1NA~0.3NA之间,故C项错误;SO2和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项错误。
5.D 解析镁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1mol镁完全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镁还是氮化镁,都转移了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项正确;在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物质的量为1mol,1个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所以1mo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故B项正确;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NA个气体分子,故C项正确;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有一定限度,1molSO2与足量O2反应不能完全反应生成1molSO3,转移电子数小于2NA,故D项错误。
6.C 解析向1L0.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0.2molCO2,反应生成0.1mol碳酸钠和0.1mol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水解,所以溶液中C和HC的数目不可能均为0.1NA,A项错误;2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硫酸钾中含有1mol硫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2NA,B项错误;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和碘离子,1molFe2+被氧化为Fe3+,失电子数目为NA,2molI-被氧化为I2,失电子数目为2NA,共计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项正确;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氢原子数为6NA,而乙醇溶液中除含有乙醇外,还含有水,水中也含有氢原子,所以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6NA,D项错误。
7.B 解析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共价键数目,选项A错误;5.6g铁的物质的量==0.1mol,6.4g铜物质的量==0.1mol,分别与0.1mol氯气完全反应,铜恰好反应,铁过量,所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选项B正确;题中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及氯离子数目,选项C错误;Na2O2晶体中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n(Na2O2)==0.05mol,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15NA,选项D错误。
8.D 解析8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甲烷分子中含4条C—H键,故0.5mol甲烷中含2NA个C—H键,选项A错误;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B错误;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硝酸铵0.1mol,0.1mol硝酸铵中含有0.3mol氧原子,由于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该硝酸铵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大于0.3NA,选项C错误;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0.1molNa2O2反应转移0.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选项D正确。
9.B 解析①羟基的结构为—OH,1mol羟基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故①错误;②NH4Cl为强酸弱碱盐,N发生水解,因此N物质的量小于0.5mol,故②正确;③1molO3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O2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2mol=3mol,故③正确;④NaCl为离子化合物,不含NaCl分子,故④错误;⑤生成3molI2,消耗1molKIO3,此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5mol,故⑤错误;⑥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故⑥错误;⑦乙烷结构简式为CH3CH3,1mol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物质的量为7mol,故⑦错误;⑧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2-Na+,78gNa2O2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⑧正确;⑨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7.1gCl2与NaOH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⑨错误;⑩D2O摩尔质量为20g·mol-1,4gD2O所含质子数为4×mol=2mol,故⑩正确。
10.C 解析O2-的电子式为]2-,表示O2-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但其原子核外共有10个电子,A项错误;NH4Cl是离子化合物,N与Cl-间形成离子键,没有H—Cl共价键存在,B项错误;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CrO5中5个O共为-6价,说明存在两个过氧键,C项正确;Na2O和Na2O2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都是1∶2,与物质的多少无关,D项错误。
往期精彩今年高考到底能不能开空调?官方回应了!
重磅!“双一流”大学录取参考分出炉:文,理!跳跳就能够到?
考试必备: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汇编
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这5座城市高校多、发展好!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小编立即删除!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高考化学备战高考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