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我们知道了很多名剑名刀,比如倚天剑、屠龙刀、碧血剑、鸳鸯刀等。不过这些刀剑只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刀剑史上,真实存在4把神剑,接下来让我们一睹真容。
第一把:吴王夫差剑
顾名思义,吴王夫差剑是春秋时期吴王所造。那个时期,青铜锻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吴王夫差剑便属于青铜剑,只不过留下来的数量并不多。据统计,目前已发现9把,其中一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把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一把收藏于台湾古越阁,一把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剑的剑身上铸有“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样,在实战效果上,它的设计便于握持、劈刺,同时剑身的弧线内收刃部可以大大增强杀伤能力。
第二把:越王勾践剑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曾被吴国大败,之后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而越王当时手中攻城的武器正是这把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的设计具有美学感,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重克,整个剑身镶满了宝石,剑首处有八道同心圆,彼此之间的间隔很小。据说,这把剑出土时,浑身光泽鲜丽,而且锋利无比,丝毫没有一点被铁锈腐蚀的痕迹。
如今,这把剑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该馆有一个要求,这把剑只在馆内展览,因为它已经明确被国家列入不可出国展览的展品。由此不难看出,越王勾践剑的重要性之大。
第三把:八棱青铜剑
八棱青铜剑系秦朝时铸造,整个剑身呈柳叶状,细长尖锐,整个长度在90厘米左右。青铜剑那么多,为何这把很特殊,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技术。
八棱青铜剑成功运用“铬盐氧化”原理,而这个原理直到近代时才被发现。在八棱青铜剑的剑身上,包裹着一层约10微米铬盐化合物,这个化合物最大的用处就是防腐,所以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把八棱青铜剑依然锋利如初。不得不惊叹老祖宗的技术啊!
第四把:櫑具汉剑
汉剑本身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彻底取代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青铜剑,剑体更加窄长,同时剑锋更尖锐。如果说春秋战国的青铜剑偏向于防身自卫,那汉剑更注重近战格斗。
具体而言,这把櫑具汉剑保存完好,长85厘米,无论髹漆、装具还是鞘柄,几乎没有大多损伤。另外,这把剑的木质和竹制部分颇多,其中的雕工十分精美。但遗憾的是,这把神剑并不在国内,而是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有考古专家表示:“可惜了,这把剑估计拿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