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09

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分。考试时间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Fe-56Cu-64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除异味B.葡萄酿酒C.冶炼金属D.光合作用A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吸附性,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利用还原性物质将金属从矿石中冶炼出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化学变化会伴随着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但这些特征却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例如电灯通电发光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1kg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单质B.原子C.元素D.离子C这里的“钠、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氮、磷”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3.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个数增多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芒果的香味;故选:D。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洗涤试管C.过滤D.收集氧气D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帽排出空气,再伸入试剂瓶吸取液体,故选项不正确;B、洗涤试管时用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如图振荡试管,液体洒出,故选项不正确;C、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选项不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故选D。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B.生活废水直接排人河流C.及时焚烧落叶,保持街道干净D.销毁过期食品,并做深埋处理A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B、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资源,应处理达标再排放,故不符合题意;C、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过期食品深埋处理可能会引起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B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留痕迹,不会对档案资料造成损坏,故不符合题意;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不能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故符合题意;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故不符合题意;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液态氧B.过氧化氢溶液C.高锰酸钾D.冰水混合物D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根据图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属于Z范围的则是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等。A、液态氧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符合题意;故选D。8.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量最多的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只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B.生铁属于混合物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D.铁表面涂漆可以防锈AA、钢是铁的合金,主要含有铁、碳元素,不同性能的钢中还含有锰铬镍等元素,故符合题意;B、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而生锈,故不符合题意;D、铁表面涂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蒸气,可以防锈,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9.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Si:表示两个硅原子B.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C.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BA、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Si表示两个硅原子,故不符合题意;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SO4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符合题意;C、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有关花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32个原子构成的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6D.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A、根据化学式C15H11O6可知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15+11+6=32个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6×16)≠15:11:6,故符合题意;D、根据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6×16)=:11:96,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化学式计算时,注意分子中每种原子的总数,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和;数出分子中各原子个数即可求出原子个数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除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即可;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乘以某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熟悉这些计算,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11.金属X与Cu(NO3)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X的活动性比Cu强C.金属X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X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单质和一种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金属X能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金属X的活动性比Cu强,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X(NO3)2,可知X在化合物中显+2价,不可能是铝,故符合题意;D、反应前X是单质,化合价为零,反应后X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X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A.生石灰和水B.锌粒和稀盐酸(混合会产生氢气)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A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所以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符合题意;B、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內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故选A。13.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人体摄入的镉一旦过量可导致慢性中毒。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镉元素的有关信息和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中子数等于48C.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gD.镉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元素周期表小方格的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A、元素名称镉带有“钅”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不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48是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中子数为.4-48≠48,故选项不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单位是“1”而不是“g”,故选项不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4.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除去CO2中少量的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CO气体和CO2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AA、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燃烧需要氧气,会引入新杂质,故选项不正确;C、CO难溶于水且不能和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不正确;D、CO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虽然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故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灯泡发光有能量变化但不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灭火只要控制这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故选项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16.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D.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加入镁粉的质量,至少将银离子置换完全,然后继续置换亚铁离子。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故选项错误。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故选项错误。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故选项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故选项错误。故选:C。17.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方法1和方法2均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方法1方法2A酒精和水闻气味点燃B一氧化碳和甲烷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真黄金和假黄金(钢锌合金)稀盐酸灼烧A.AB.BC.CD.DBA、酒精有特殊香味,水没有;酒精能点燃,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甲烷都不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两种气体都是物色气体,均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氧气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加剧烈,二氧化碳可以使其熄灭,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真黄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盐酸反应也不能受热氧化变色,而假黄金中由于含有铜和锌,所以加入盐酸锌能与之反应生成氢气,加热时铜与氧气能生成氧化铜的黑色固体,可知两者方法均能鉴别两者;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过量的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C.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恰好完全反应D.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CA、镁条过量,反应后镁条的质量不可能为零,故选项不正确;B、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当盐酸反应完氢气的量不再增加,故选项不正确;C、氧化铜和炭粉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氧化铜中的氧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碳中的氧,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变为零,故选项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反应前铁是固体,反应后铜是固体;由化学方程式可得每56份质量的铁和足量硫酸铜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铜,因此固体的质量应增加,故选项不正确;故选C。图像题是考查的难点。图像题的解题技巧有两个:一是以数学与化学知识结合为突破口,二是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