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20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老翡翠耳环)

翡翠收藏家们根据自己长期形成的收藏经验断定为天然A货的清代翡翠(老翡翠),被国标商检公司认定为翡翠(处理),但被中国科学院宝石矿物学家王春云博士和各地文物鉴定公司认定为天然翡翠。

由于认识的误区,在新老翡翠收藏群体与国标商检公司之间造成较大的社会矛盾,也许未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升级。

要找到缓解或化解这个社会矛盾的办法,可能在《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GB/T-》能找到漏洞和应对策略。我们有必要仔细了解它。

《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GB/T-》涉及翡翠的内容在50页至51页,我们截图如下:

(上图:翡翠矿物名称说明)(上图:翡翠化学成分、折射率等说明)

百度查询了一下,只能找到PDF下载版或预览版,无法直接复制以上文字,我只好在电脑上逐字打出来,也当是再一次细读。

5.2.1翡翠

5.2.1.1英文名称:Feicui,Jadeite。

5.21.2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如绿辉石,钠铬辉石)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

5.2.1.3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硬玉:AlNa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Ti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粒装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

颜色:白、各种色调的绿、黄、红橙、褐、灰、黑、浅紫红、紫、蓝等色。

解理:硬玉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成为“翠性”。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11,-0.09)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1.(+0.,-0.),点测法为1.66。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至弱,白、绿、黄。

紫外可见光谱:nm吸收峰;铬致色的绿色翡翠具nm,nm,nm吸收峰。

放大检查:星点、针状、片状闪光(翠性),粒装/柱状变晶结构,纤维交织结构至粒装纤维结构,矿物包体。

红外光谱:中红外区具辉石(单斜辉石)中SI-O等基团震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经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具cm-1,cm-1,cm-1,cm-1(附近),cm-1(附近)及近红外区cm-1(附近)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罕见)。

5.2.1.4优化处理

热处理:常用于将浅棕黄色至无色的翡翠,热处理改善成棕红、棕黄色。不易检测。

漂白、充填: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呈桔皮状或沟渠状结构,抛光面见显微细裂纹,内部结构松散;抛光面呈现树脂或蜡状光泽;密度、折射率较天然样品偏低;长、短波紫外光下,呈无或蓝绿、黄绿色荧光;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充填: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红外光谱测试可见充填物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发光图像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染色处理: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长、短波紫外光下,燃料可引起投诉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可见异常(铬盐染绿这,紫外可见光谱可见nm吸收带)。

覆膜: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现象;折射率可见异常;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可见覆膜层特征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珠宝玉石鉴定》节选

阅读后一起思考:

1、商检使用GB/T-国标判断老翡翠为翡翠(处理)时的误区是什么?

2、我们如何使用GB/T-国标来维护老翡翠正当权益?

3、如果要通过修正GB/T-国标来为老翡翠伸张正义,我们的修改建议是什么?

这3个问题,有些有答案,有些没有答案,我们共同探讨。(编辑:孙毅)

GB/T-封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9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